一、建设背景
????部队图书室的建设作为部队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它在提高官兵思想、文化和军事水平,丰富连队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。如何保障部队图书室建设,使之合理、高质量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用,是部队图书馆RFID系统建设的主要工作。
二、痛点问题
????1、出现借还书流程复杂、盘点和查找工作量大、效率低下、借阅管理和防盗脱节、工作人员满意度低、读者满意度低等因素。
????2、进出图书馆、借阅书籍需要线下签字,不够便捷,依靠管理员手工采编入库工作量也大,容易限制图书馆功能;
????3、通过人工手动统计管理,不能对长期占座、长期借阅不还、破坏书籍等及其他违规事件及时处理。?
三、功能介绍
1、便携式盘点系统
????手持机盘点具有随身携带,操作灵活,图书信息便携采集,一次可读取多册图书,支持无线网络连接等优点。
2、安全门禁
????是针对贴有电子标签的图书进行侦测的系统。通过安装在控制计算机上的自动侦测软件实现图书侦测防盗,显示报警图书信息,并声、光报警,安全监测系统具有识别距离远,识别速度快,声光报警,零误报等特点。安全门禁也可单独工作,发现图书进入非法监控区域,进行声、光报警。
3、监控中心
????完成对图书馆所有设备的监视与控制,主要包括自助借还书机、24小时还书机、馆员工作站、安全门禁及盘点系统等。监控中心能及时发现异常设备,更新软件界面图标状态,自动发出的报警信息。
4、自助借还系统
????自助借还系统完成图书的自助借还操作。系统界面友好,操作简便,并可声音提示。
该系统将借书和还书操作集为一体,实现一机多用,降低用户投入成本。实现了快速借还,一次可同时借、还多本图书。
5、24小时还书系统
????提供24小时的自动服务,无人值守,延长了图书馆服务时间,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。
6、标签转换系统
????图书标签注册、更换、注销。
????书架层位标签注册、更换、注销、RFID馆员工作站提供流通资料操作的一种平台。集成了RFID读写装置、各类型的读者证卡识别装置等设备,实现对RFID标签进行信息的识别和数据处理。
7、工作站
????系统提供准确的工作统计,如操作数量、操作类型、成功与否的操作统计等。操作结束后可根据需要打印借书、还书、续借、查询收据及统计分析结果。
????设备具有操作人员的权限管理功能??啥訰FID标签非接触式地进行阅读,有读取RFID图书标签、编写图书标签、改写图书标签的能力。
????借还书时可以对图书标签防盗位进行自动复位或置位。自带故障诊断功能,配有故障指示灯,机器工作状态一目了然。
????具备集成RFID管理终端软件功能,并可实现包括RFID标签转换及标签改写、RFID借还书管理、读者管理、查询、典藏管理等功能。
8、推车盘点系统
????可对RFID标签进行非接触式地阅读,快速识别粘贴在文献上的RFID标签及粘贴在架位上的RFID架标及层标。设备配套软件可实现资料搜索、资料错架检查、顺架、保存典藏结果等功能。设备数据存储容量为160GB,存储容量可通过存储设备进行扩展。具备无线网络连接功能??赏ü尴咄绾头衿鹘惺荽?。
四、系统特点
1、读者管理
????精确统计读者相关个人信息,馆员可进行查询、刷新、记录等相关动作;按照读者办证信息进行分类,数据可视化处理,为馆员提供便捷的数据查阅方式;实时汇总新增读者信息,显示各月新增读者数量并绘制曲线图,为馆员提供可视化管理工具。
2、图书管理
????汇总图书管理、图书分类、馆藏分布、图书排行等功能???。精确统计图书编码、书名、作者、馆藏地点等信息,便于馆员管理,并支持在线对书目的查询、刷新与记录。系统对所有馆藏图书依据不同类别精确分类,并生成可视化图表,便于馆员参考查阅。根据图书馆不同馆藏地点所分布的图书量,系统自动生成馆藏分布图表,为馆员提供可视化管理工具。
3、终端监控
????终端地图???,连接百度地图,精确显示各个终端所在位置,便于馆员的可视化管理;终端状态???,清晰显示各位置设备的功能状态、在线离线状态等信息,异常情况直观提示,便于馆员管控;运维监控对接图书馆大数据智慧墙,清晰显示图书馆书籍与读者流通数据,馆员可直观了解当日图书馆数据流通信息。
4、终端管理
????精确显示各个终端类型、编号、所属组织等信息,实现设备集中控制与管理。馆员可对终端进行启用、禁用、关闭、重启等动作,并开通设备维护与升级功能,支持对所有终端的批量升级。馆员可在系统中进行终端角色的新增、编辑与删除等,也可根据具体需求作相关功能授权,便于馆员精确管控,减少风险。
五、总结
????智慧西岐RFID电子标签技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功能,结合数据库及软件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馆自助借还、图书盘点、图书上架、图书检索、图书防盗、借阅证管理、图书证发放、馆藏信息统计等等功能。RFID 的应用系统具有非接触,工作距离远,精度高,信息收集处理自动快捷及环境适应性好等一系列优点,不仅能取代传统的手工录入方式,大大提升图书馆的运营效率。